想在六九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沉默的我觉得有些担忧。

我不喜欢和别人争论,虽然真理者这东西是越辩越明的,只是我固执得认为,与一些比我还固执的人争论,只会激化矛盾。所以在很多事情和事件上,一只是保持玩笑的心理,不肯做过多的评价,要是有,也是在茶余饭后聚两三个亲密的好友,大家一起说说笑笑。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也深入思考了这部分关系。小波曾经说过,中西方文化不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人物之间的尊重。我想,这也是他打破沉默的原因吧。如果我们,都禁锢在一个自己的小空间里面,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对自己的话又不屑分享,那么,话语权就被判了无期徒刑,更不用说更多的民主自由了。(扯远了)

罗素曾说,有德的人生,要的不是人与国家的关系,而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对于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如富士康N连跳,世博会,包括昨天的“圣战”,我不想说过多表面的东西,我只想从心里说一些话,一些用自己良心说的话。

举个例子,在我初中的时候,也参加过类似所谓的网络战争。当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同时,记得那个时候,社会课上,老师说,美国人总是说我们中国没有人权,同学们,你们觉得现在不自由吗?
当时,我觉得老师的话没有错,我能上学能上网能看电视能睡觉,完全自由啊。 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去问一个朝鲜人,你觉得你现在自由吗?估计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们肯定觉得伟大正确光明的金日成给了他一切,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一样的道理,西方人的民主自由,我们没法确实体会,将心比心,他们看我们,应该就和我们看朝鲜的感觉是一样的。民主是争取来的,在肚子里的话,永远不可能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

前几天 某事件 21周年,我问同学说,你们那里今天有活动吗?他回我说,我们这里没有愤青。

当时,我就觉得就像被泼了一身的冷水。很害怕,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和我的同学一样,那么后果是很坏的。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我不想用多少多少感人肺腑的语言去改变“同学们”心中的想法,当然想去轻易干涉别的思想的事情本身也是不好的。我希望,自己能在平时的行动中,去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现实。还原事实本来面目,能让他们看到,起码是看到。我是个普通的学生,没有话语权,也许,只能影响到身边的一两个同学。然后,我的身边的同学又能去影响到他们身边的同学。只要一个人醒了,就能唤醒另外一批人。如果我们都在梦游一般,后果是我不愿意想象的。

最近在忙考试,很久没有动笔写字,写得很粗糙。我希望,真的希望,大家能打开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

生了个日

今天是生日,很多人问我怎么过。其实每年生日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

不过今年收到了传说中李扬同学送来的礼物,还有小雪同学送的照片,那还是很开心的。记得去年生日,我借口给自己买了一个镜头,今年生日,借口给自己买了两件衣服。真要是想点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等下还是要去读书馆,唉,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点技术,不能输给别人呐。

要说的就那么多,送上一个Jay超屌MV。

May Being

我在这里再次感叹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年的五月。今天澳门天气超热,而且又很湿,热带雨林来了。

上星期五,结束了一门考试,短暂的空隙让我觉得无所事事。习惯了晚上坐末班车回家,习惯了自习室图书馆的空调,习惯了对着notes纠结问题的大脑。现在傻傻地坐着,感觉很浮躁。静不下心来,要写的信也拖着没有完成。静不下来,不在学校,没有空调,热得我想游泳。

幸亏,学期快结束了,华丽丽的暑假就要来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不能浪费。有很多童鞋说要去实习,我觉得实习没必要,其实是我懒,就知道去外面乱走。人生来就如此,如果谁要在这方面管我,那我肯定要发火。扯远了。不扯了。周董这厮马上要出新专辑了。SUNS快进西部总决赛了。老屈的课快结束了。暑假可以去SB会了。张凌一快分手了。这些事情,无不让我欣喜,嗯,盼头还是有的。

废话很多,就是想让自己冷静一下。写完这篇日志,感觉好多了。

我是一个努力勤奋上进有爱的青年

很多朋友说我的博已经很久没有更了,其实我有好几次(起码5次)都是写到一半,又给擦掉了。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就没话讲了,然后就想起了别的事情,干脆就不发表了。

大连回来后,忙得焦头烂额,这些个狗血的事情让自己很没有心情来好好地想一些事情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拍照,相机已经在书柜里闲置很久了,卖掉的冲动都有了。当然,这事为了艺术加工而加上去的鬼话,连我自己都不会当真。

P话很多,正题想来想去,还是用小节的方法分开来写好了。

第一部分,关于男人

我喜欢陈升不仅是因为他的歌,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因为我觉得他特别真实,一副老嬉皮的样子却给我了一个很真的陈升。正是应了一句笑话,当全世界都在装正经的时候,我只能假装不正经。

很多同学和我说,他们都羡慕奶茶对陈升的感情。以前,我也那么认为,但后来,我的观念就改变了。如果单纯的从这件事去看陈升的话,就觉得很片面,甚至现在,都不想提起这一茬。在我眼里,陈升是一个很真的男人,就是这样。而奶茶,我也还是会喜欢她,那么浓郁的气息,也就陈升可以抓住那样的本质了。

第二部分,关于小波

喜欢王小波已经很多年了,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在图书馆借了两大本砖头一样的《王小波全集》,然后硬是利用上课时间给看完了。导致考试时候作文都是拙劣地模仿他的文风,当然分数不会高了。我最喜欢小波的想象力,就和儿童一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啊。这么多年过去,王小波还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李银河说,小波是浪漫骑士,生命和樱花一般。如果浪漫这个字眼用小波身上,那么其他人再也无福承受了。

最近看到了一个关于小波的视频,很激动,和书里的,和想象的,其实都不一样。

关于jay

没办法,我从小就喜欢jay,我很负责任地说一句,他的歌伴着我长大。如果你们对就想80年代的人们对于崔健,90年代的人们对于邓丽君一样。每年一张碟的速度,早就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但是去年jay忙着拍电影和电视剧没有如期发片,以致我觉得自己少了一些东西。如果jay迷的那种期待jay知道的话,我想他也会不好受的。我对他不专心音乐也是有微词的,起码我觉得他分心了之后,做的东西就没有以前那么有灵气。

前几天,看到他的新歌“超人不会飞”,怨念才有些开始平息吧。这首有点近似抱怨腔调的歌,开始让我觉得,jay老了,但是,我也体会到了他的不容易吧。这种话说起来幼稚,是内心想法,不掩饰。

超人不会飞,是一首很好听的歌,音乐要不得半点浮躁,所以它适合放在博客里面,而不是人人。

关于韩寒

这几天在twitter上,有人在讨论意见领袖的话题。意见领袖那么指的自然就是韩寒了。记得小学的时候,隔壁的哥哥在看《三重门》,这是我第一个看到韩寒这个名字。我觉得,韩寒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近乎以一个反面人物出现的,因为觉得他很牛,很拽,除了抨击教育体制,他以外的话也没怎么留意。

高中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是一个泼妇,没事情的时候找事情,有事情的时候找更大的事情。现在随着他和我们一起渐渐长大,我发现,韩寒可以当一个指挥部来用了。这里并没有任何贬义,因为现在的我也很崇拜韩寒,凡有大事发生,第一个反应就是去看韩寒的博客,看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这就是所谓指挥部的意义。我在想,如果韩寒的博客关闭了,那么我们的舆论深度可能会倒退好几个层次吧。

我想,一个公众形象的树立本事就不容易。但是韩寒凭借个人的力量实现了,足见他的深度和能力,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的人还并不是完全被忽悠殆尽。

写得很渣,原谅我。

四千公里的清明

从大连飞南京,到广州,再到珠海,进来澳门。一个下午加晚上,凑够了四千公里。

今天是清明节,从珠海进澳门的关闸人特别的多。都是澳门人到内地去祭祖上坟,大包小包一家几口。今天去机场的路上,大连的姐说,今天清明人都赶着去上坟,都是做给活人看。我笑着听她分析,点头略表赞同。但是我心里不是那么想的,如果我在宁波,我肯定会去给外婆上坟。

大前天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梦到外婆。梦里的我是现在的我,并不是小时候的我。外婆的形象在梦里很清晰,所以梦变得很真实。我看到了药粉,知道外婆要把安眠药全部吞下去。我哭着劝外婆不要离开我们,但是好像没有用。和十几年前唯一不同的是,在梦里我已经长大,知道十几片安眠药的威力。好像一直在哭,但是没有用,外婆在梦里还是走了。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眼角并没有泪痕,才知道,那是一个梦。好真实的梦。

那天晚上,我给老妈打电话。老妈说今天给外婆去上坟,告诉外婆我今年有事不能去看她了。我很惊讶,然后把前一晚的梦告诉老妈听。老妈也很惊讶,说真灵。我心想,外婆其实已经来看过我了。

往年,除了高考那次清明,我都会去那里看外婆。去那里上香,锄草,添字漆什么的,来得时不时打发要饭的。但是今年没能过去,有点遗憾,明年补上。

其实,去祭拜上坟,并不全部是做给活人看的。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真的是因为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