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xici.net/#d11028878.htm


、暗房和冲洗胶卷的用具

(一)、布置暗房

暗房是摄影者冲洗胶卷,印、放照片的工作场所,在布置暗房时必须要考虑暗房环境对人的健康和暗房设备的安全问题。另外,还要保证摄影感光材料在暗房里拆封时不会漏光,不受潮气的侵害。因此,布置暗房不能过于随便,必须认真对待。

暗房布置的具体要求

1.要界定干燥区和潮湿区

暗房里不分干燥区和潮湿区,对印、放设备和感光材料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直接影响印、放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印、放照片的制作质量,所以,要界定暗房的干燥区和潮区。

2.空气要流通

为了保证暗房的空气新鲜,暗房要安装排气扇和入气口,排气扇与入气口要应,两者之间要尽可能拉开距离,排气扇要安装得高一些,入气口要安装得低一些。

3.暗房的室温要可以调节

安装的空调要有制冷、制热的功能,以保证暗房的室温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特殊的天气,由于暗房的气温问题会直接影响胶卷冲洗和照片制作的质量。

4.要完全遮光

暗房一旦漏光,会给感光材料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特别是暗房门窗的遮挡,结构上要布置合理以外,对门窗还要用双层黑布进行密封,以确保暗房完全遮光。

5.电源安排要合理

由于暗房约有一半的面积是潮湿区,而印、放设备都是电器设备,所以在电源上,尽可能不在潮湿区安装电源插座。即使安装,位置应适当偏高,以确保印、放操作人身安全。

(二)冲洗黑白胶卷的用具,应根据冲洗的方式而定。冲洗的方式一般分为罐冲和盆冲两种。罐冲最基本的冲洗用具有:显影罐、温度计、定时钟、量杯、暗袋、毛口玻璃瓶。

盆冲最基本的冲洗用具有:显影盆、停显盆、定影盆、橡皮手套、深绿色观片灯、量杯、毛口玻璃瓶、夹子、温度计。

二、盆中显影

冲洗胶卷时使用冲洗盆,最为方便灵活、和快捷是最简便的工具。但是盆中冲洗有很多致使的缺点:首选是液的温度不易控制,由于的手直接进入药液对药液的温度有一定影响;其次,盆中冲洗药液接触空气的面积较大,很容易氧化,使胶卷产生氧化灰雾;再就是盆中冲洗,由于是人工操作,胶卷很容易被划伤或擦伤;最后是由于盆中冲洗必须在全黑条件下进行,所以操作时极易造成药液污染。另外,盆中冲洗时,操作人员的精力要高度集中,劳累程度大,冲洗效果也难以控制。所以,一般不宜使用盆冲的方法。

盆中冲洗的程序:

预湿

在全黑的暗房中,打开暗盒,取出黑白胶卷,进入冲洗的第一道程序——水洗。水温要求为20℃,胶卷要在水中来回卷动,时间约2分钟。通过水洗可防止底片出现显影不均匀的现象。

显影

盆中药液温度为20℃,将胶卷进入显影液后,缓慢地来回卷动,120胶卷可夹子夹住胶卷的两端,轻轻地来回拉动,显影至规定的时间为止。然后从显影液中取出卷,在深绿色的安全灯下观察胶卷的显影效果-观察时间不宜超过5秒,时间太长胶卷产生灰雾。如果发现显影不足,则可以继续显影。

停显

胶卷显影结束后,直接进入停显盆,停显时间1分钟,停显液的温度要求15℃~25℃。

定影

胶卷从停显进入定影盆,可按显影的操作方法卷动胶卷,定影的药液温度18℃~25℃为宜,定影的时间为5分钟~8分钟,完后可在明室水洗。

水洗

应用流动水进行水洗,胶卷水洗时间必须充足,一般以10分钟~20分钟为宜。

晾干

胶卷水洗后,用水龙头对胶卷的正反面再进行冲洗,将胶卷上的积淀物冲洗干净。然后将胶卷浸入蒸馏水中浸泡数秒钟,即可取出晾干,这样可以防止胶卷上产生水斑。如果没有蒸馏水,可用凉开水滴水少许的洗涤剂,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显影罐显影

(一)显影罐显影的优点

用显影罐冲洗胶卷有在明室操作,易于控制显影的温度和时间,搅动方便,药液不易氧化和污染,胶卷不易划伤等特点。

显影罐有塑料、不锈钢以及塑料盖和不锈钢罐体混用三种。从冲洗胶卷的规格上分为135显影罐、120显影罐和135与120通用的显影罐。装片的方式有由轴心向外旋转式和由外向轴心旋转式两种。塑料和不锈钢的显影罐,由于它们的制造材料和构造的不同,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塑料显影罐的价格便宜,在冲洗中对搅动和显影温度的控制较为方便。塑料显影罐除了能冲洗135胶卷,通过改变装片轴上的片芯距离,还可以冲洗120胶卷。正因为塑料显影罐的片芯可以移动,所以在装片时操作不当容易产生松动,片芯移位会造成叠片,致使部分胶卷在冲洗中发生粘贴的情况。在反复冲洗时,塑料显影罐的片槽中很容易吸附水分,再次装片时,胶卷的边缘受潮,会使胶卷变软、发涩,给装片增加难度,如果水分太多还会渗入胶卷中间,使胶卷出现斑迹。而不锈钢显影罐常见的有135和120两种规格,它的片芯是用不锈钢丝焊接而成的,是固定的,所以不会出现片芯移位现象。在连续冲洗时,由于不锈钢的罐体和片芯不吸附水,很容易干燥,给反复冲洗带来方便。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进口的塑料显影罐,它的结构、质量都比一般塑料显影罐要好,它可以用于135胶卷和120胶卷的冲洗,片芯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不会出现片芯移位现象,而且此罐的装片方式是由外向内,装片也较为快捷方便,而且安全可靠。虽然这种显影罐的价格较为昂贵,但还是物有所值,不失为是冲洗胶卷的最佳选择。

(二)、显影罐的装片技术

冲洗时的装片必须在全黑的条件下进行,装片的情况主要依靠手的触觉和耳朵的听觉来判断。初学者应先在明室利用废胶卷,闭上眼睛,按照装片的技术要领与步骤反复练习,直至熟练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在全黑的环境中,人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这时操作步骤会被打乱,容易出差错,以致损伤胶卷。所以,在准备实际操作时,要有平静的心境、安定的情绪、冷静的思维、细致的作风,这是装好胶卷的重要保证。

1.塑料轨道式显影罐的装片要领和步骤:

1取出显影罐中的片轴,按胶卷的宽度调整好轴上两个片芯间的距离,此距离要略小于胶卷的宽度。冲洗135胶卷时,两个片芯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9mm~31mm为宜。

初学者最容易忘记盖上小斗盖,结果使胶卷漏光。有时还会将小斗盖盖反,结果使显影罐的大盖无法旋紧,应将有糟的一面向上套入片轴。

2将显影罐的大盖旋紧,用手顺大盖的下沿转一圈,触摸检查大盖是否旋牢,因为显影罐的罐体与大盖的结合仅靠罐体上的4块挡板,稍不注意就会使大盖斜旋在罐体上,结果出现漏光现象。至此,装片程序完成。

2、不锈钢显影罐的装片要领和步骤

1将胶卷的片头剪平;

2取出不锈钢片轴,左手握住片辘,片轴上的螺旋轨道呈顺咐针方向;

3将剪平的胶卷片头插入片轴上的钢丝夹,注意校正胶卷与片轴轨道间的位置,可能歪斜;

下列操作必须在全黑的暗房里进行:

4用拇指与食指轻轻地将胶卷捏成弓型,使胶卷的宽度小于片芯之间的距离;

5左手缓缓地按迸时针方向转动片轴,使胶卷顺利地卷入钢丝轨道;

6盖上不锈钢显影罐的盖子,并用手沿着盖子的下沿检查盖子是否盖好,不能有斜现象;

7装好胶卷以后,要拿住显影罐的罐体,因为不锈钢显影罐的盖子与罐体间没螺旋扣的配合,稍不注意,盖子与罐体就会分离,结果造成胶卷漏光。

(三)、冲洗胶卷流程

测量显影液的温度;

根据胶卷冲洗要求确定显影时间;

将显影液注入显影罐;

连续转动显影罐的轴心1分钟左右,以消除冲洗不均匀的现象;

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10秒钟倒出显影液;

注入停显液,一般只需要停显30秒钟左右;

倒出停显液,注入定影液,定影时间约为5分钟~8分钟;

倒出定影液,并将胶卷在流动的水中冲洗,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

将胶卷放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浸泡数秒钟,以消除底片上的水迹;

将底片悬挂在阴凉、通风、无尘埃的地方自然晾干。将晾干的胶卷剪开,装袋保存。

四、显影条件对画面质量的影响

1.显影液的温度

显影液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显影的效能。温度高,显影的活性大,显影作用就快;相反,显影的活性小,显影作用就慢;所以,控制药液温度对胶卷各方面的性能影响很大。冲洗胶卷的标准温度应是20℃±0.5℃。因为在这个温度时,显影液中各种药剂的活性及各项性能均处于最佳状态。如果药液温度达到25℃~30℃时,冲洗出的胶卷影像反差强、密度高、颗粒粗、灰雾度大。如果药液温度达到40℃以上时,胶卷的感光乳剂就会产生龟裂或融化现象。反之,如果药液温度低于18℃时,显影液中起加强胶卷反差作用的显影剂几奴尼就不起作用,单独靠米吐尔起显影作用,因而冲洗出的胶卷影像平淡无力,密度过低,反差偏弱。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显影液无法达到标准温度时,也可以利用延长或减少显影时间来冲洗胶卷。显影温度与显影时间的调整,一般不要超越调整范围,否则冲洗质量就很难保证。

对显影液温度的控制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选择和购买精确的温度计。因为质量差的温度计误差大,不能准确测试药温。二是在特殊的天气控制显彤液温度要灵活处理,比如冬季可将显影液的温度控制在23℃,这样倒入冷的显影罐后,药温就会降至20℃左右,至显影结束时药温也不会低于18℃。这样就可以基本保证胶卷冲洗的质量。而在夏天,可利用冰箱将显影液温度控制在18℃。这样从倒入显影罐后至显影结束时,药温最多升至20℃。上述的方法简便易行,但均需要增加1分钟的显影时间,以弥补药温升降的影响。

2.显影时的搅动

显影时的搅动,虽然只是冲洗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问题,却相当重要。因为搅动关系到显影的三个方面:首先,当显影液注入显影罐时,为了防止胶卷出现冲洗不均匀的现象,必须要搅动。其次,在显影过程中的搅动,是为了使胶卷中被按景物的高密度与低密度区域的显影液增加和保持显影的活力。最后,搅动对胶卷中景物的明暗反差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显影过程中如果不搅动,首先接触药膜的这部分显影液的浓度很快就会降低,特别是胶卷中景物的高密度部分的药液失效较快,显影的速度就放慢,这些部位的密度也就变小。这样胶卷中被摄景物的高密度与低密度间的差距就缩短,胶卷的反差变小。而在显影过程中按常规加以搅动,对调整胶卷中被摄景物的反差是十分有用的。如果在显影过程中从头至尾不停地搅动,比不搅动的密度差增加0.27,而正常的搅动只比不搅动的密度差增力日0.06。

显影时搅动的方法与次数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但通常的做法是:显影液注入显影罐时,必须连续搅动1分钟以上,以后每隔1分钟搅动10秒钟左右。塑料显影罐的搅动最好采用来回轻轻地转动显影罐的轴心,而不锈钢显影罐则可以采用左右摆动、上下翻转、水平来回滚动等方法进行搅动。

搅动与景物反差的关系还应该考虑实际需要。如需要景物有较大反差,就要多搅动;需要景物反差小就少搅动,但是搅动是必不可少的。

3.显影液的成份

显影液的成分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显影液的配方,一是显影液的新旧程度。

在冲洗过程中,使用过的显影液的效能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为了保持显影液性能的稳定和显影液的效能,需添加补充液。以D76显影液配方为例:500毫升的原液,每冲洗135或120胶卷1卷,就必须添加30毫升的补充液。也可以采用延长显影时间的方法来弥补显影液效能的损耗,仍以D76显影液配方为例:500毫升的原液可冲洗3卷135或120胶卷,当冲洗第2卷时,应增加15%左右的显影时间,冲洗第3卷时就应增加30%左右的显影时间。但是,从冲洗出的胶卷质量来看,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比延长显影时间的方法效果好。另外,在冲洗中不要频繁更换新鲜的显影液。从冲洗胶卷的实践来看,新鲜的显影液中加入20%左右使用过的仍有显影活力的显影液,冲洗出的胶卷影像层次较为丰富,影调较为柔和,这是因为陈的显影液各种性能较为稳定,新旧药液混合后,可以促使新鲜显影液的性能很快得到稳定,所以冲洗出的胶卷质量要高于使用全新显影液冲洗的质量。

4.显影时间

显影时间是指从显影液接触感光胶卷至完成显影全过程的时间。显影的全过程就是胶卷中卤化银在显影剂的作用下被还原成金属银的过程。

冲洗时显影时间的长短,对胶卷的密度和反差的影响较大。显影时间通常都采用生产胶卷的厂家推荐的冲洗时间,但厂家推荐的时间并不十分准确。对某一品牌胶卷的准确显影时间,应根据对这种胶卷的多次拍摄和冲洗所积累的试验结果而定。显影时间确定后,在无特殊情况下应严格照此执行,因为只有先确定显影时间,才能把握好其它对胶卷有影响的因素。如果用一种新的黑白胶卷,可以通过阅读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或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显影时间,按此时间进行试冲,再根据冲洗的效果进行适当调整。还可以采用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试验出较为准确的显影时间,其方法是在明室中将待冲胶卷的片头剪下一段,放入D-76显影液中,并开始观察和计时,当片头出现很淡的灰色密度时立即记下初显时间,然后用初显时间×15(常数)的算式就可求出所需的显影时间,此方法的准确率达8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显影时,为确保时间的准确,应从显影液一注入显影罐就开始计时,到完全倒出时结束,并立即注入停显液,否则即使倒出了显影液,吸附在胶卷土的药液仍会继续显影。

5.药液的浓度

在冲洗过程中,药液浓度不同,显影出的胶卷效果也不同。通常按照显影液配方配制的原液为标准浓度,其浓度比较高,药液对强光部分的密度作用就增加得快,胶卷中影像形成的反差也就大。而稀释后的显影液浓度变低,药液对强光部分的密度作用就变慢。因为在显影过程中,胶卷中景物的强光部分的显影药液很快就被消耗掉,而此时景物的阴影部分还在继续显影,所以胶卷中的影像反差也就小。由于显影景物高密度部分的废液又渗透到邻近的低密度部分,这样废液和有活力的显影液混合起来,加上搅动,不断作用于景物的明暗边缘和轮廓线条,大大提高了景物边缘的锐度。因此用稀释的显影液冲洗胶卷时,必须根据适当比例,延长显影时间,以获得正确的胶卷性能指标。这时虽然胶卷中影像的反差变小,但是被摄景物的清晰度却得到提高。稀释的显影液只能一次性使用。表示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显影原液与1∶1稀释的显影液密度差的数值比较。

6.停显与定影

冲洗过程中停显的目的,一是为了立即停止显影液对胶卷乳剂的显影作用;二是防止显影液对定影液的污染。由干碱性的显影液与酸性的停显液起中和作用,一般只要将胶卷浸入停显液内20秒钟,就可停止显影。此时胶卷经过显影,停显后,一部分已感光的卤化银已被还原成金属银,在胶卷上形成了影像。而大部分未被感光的卤化银仍残留在胶卷的乳剂喂上,只有经过定影,将残留在乳剂膜上的卤化银清洗掉之后,胶卷才能见白光。定影液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酸性坚膜定影液。定影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6℃~25℃之间。

定影时间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感光材料的性质,如乳剂层的厚薄、银盐颗粒的大小等。二、定影液的浓度准确、新鲜度好,定影的速度快;反之,速度就慢。三、在允许的范围内,定影液的温度高.定影的速度快;反之,速度就慢。四、定影时搅动的次数多,定影的速度快;反之,速度就慢。关于定影需要的最短时间,以胶卷进入定影液到胶卷边缘成完全透明状所需时间的3倍便是。例如:从胶卷进入定影液到胶卷边缘成为完全透明状的时间为5分钟,那么最少要再定影10分钟,这样最短的定影时间是15分钟。但要注意定影中的硫代硫酸钠(大苏打)又会胶卷的卤化银有溶解作用,定影时间过长,会对胶卷的影像密度起减薄作用,所以定影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7.水洗与干燥

这是冲洗皎卷的最后二道程序。水洗时要注意水温与走彰液的温差不能太大,水温过冷或过热对胶卷都不利,应控制在16℃~25℃之间。另外,还要注意水质的清洁,在水龙头上加装过滤器,以清除水中的杂质。为了彻底清洗胶卷上的定影液,应采用流动水洗的方法,水洗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水洗完后,再开足水龙头,加大水的流量,让胶卷的药膜面受到水的冲洗,以清除在水洗时吸附在胶卷上的各种细小杂物。冲洗完毕后,再将胶卷放入清除水迹的溶剂(1000毫升的温开水加用1毫升的洗涤剂)中浸泡30秒钟,这样就可消除胶卷上的水迹和斑点。干燥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干燥,要注意挂晾胶卷现场的清洁,不要让灰尘落在胶卷上。第三种是使用干燥器,先要用海绵抹除胶卷上的水珠,再开启烘干系统,这样可以避免胶卷上出现水渍的斑痕。如有特殊需要,也可将胶卷先浸泡在20%浓度的酒精中,然后再晾,能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

五、负片质量的鉴别

黑白照片的质量标准主要是指技术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层次丰富、色调纯正、颗粒细腻、反差适中、质感强烈和清晰度高等六个方面,它们表现在照片的画面上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

1.层次丰富

层次是指照片画面中纯白到纯黑之间的灰色阶调的等级程度。阶调的等级越多,画面的层次就越丰富,对景物的细节表现就越细腻,景物的立体感就强烈。层次是否丰富是衡量黑白照片表现力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志。

2.色调纯正

色调纯正是指照片画面中黑色和白色的色调纯正的程度。黑白照片对色调的要求是黑要黑的透,白要白的明,因为纯正的黑白色调与丰富的灰色融合在一起,才能充分体现画面影调结构的生气和魅力。

3.颗粒细腻

颗粒细腻是指照片画面中组成黑、白、灰影调的银粒极为细腻。银拉粗,画面的影调结构松散;银粒细,画面的影调结构严密。银粒的粗细对灰色影调的影响最大,银粒粗,层次少;银粒细,层次多。由于银粒是表现画面的最基本的要素,对画面的质感有着较着较大的影响,关系到黑白照片质量的各个方面。

4.反差适中

反差是指照片画面申明与暗之间的差别,而反差适中是指照片画面能准确表现出被摄景物的明暗关系。如果明暗对比强,反差就大,灰色的层次就会受影响;相反,明暗对比弱,反差就小,黑白的色调就不纯正。所以,反差适中是层次丰富和色调纯正的重要保证。

5.质感强烈

质感是指照片画面中黑、白、灰影调构成的阶调关系所显现出来的景物表面的特征。必须做到照片画面的反差适中、色调纯正、颗粒细腻、清晰度高,才能使物体的质感得表现,给人以真实和强烈的感受。

6.清晰度高

清晰度高是指照片画面中景物的清晰程度和轮廓线条的锐度。影响照片清晰度有两个因素:一是放大时对焦要精确;二是放大时底片、镜头和放大尺板这三者要做到平行,否则照片就会出现虚实不匀的现象。另外,影响景物轮廓线条锐度的因素也有两点:一是要控制好放大时的曝光量;二是要按正确的方法冲洗照片。清晰度和锐度不高的照片,不是高质量的照片。

六、不同曝光条件与不同显影条件下的底片分析。

1、曝光正确、显影正确

这种情况下应有良好的影像质量。影像的反差和密度适中,影调理想。亮部和暗部都有较好的层次。底片颗粒细,清晰度好。制作照片时采用中等反差的相纸,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影像各部分,特别是中等亮度部分有良好的质感

2、曝光正确、显影不足

由于显影不足,底片影像的反差和密度都较低,影调平淡。暗部层次有损失。用中等反差的相纸制作照片,影调灰平,用高反差相纸制作照片,影调可以改善,但层次的损失仍然无法弥补。

3、曝光正确、显影过度

显影过度使影像的反差和密度都过大,宽容度减小,灰雾密度增大,暗部层次较好,亮部层次差,颗粒性不好。用中等反差相纸制作照片时,反差大,用低反差相纸制作照片,影调虽有所改善,但粗的颗粒感和层次的损失,则无法补救。

4、曝光不足、显影正确

曝光不足使影像的反差和密度都有所降低。影像暗部层次损失较严重,甚至影响中等亮度部分的一些层次。影像亮部虽然密度有所下降,但局部反差稍有提高,层次比正常曝光的情况还好一些。使用高反差相纸制作照片,影调可以得到改善,但暗部层次损失依旧,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画面

5、曝光不足、显影不足

曝光和显影都不足,使整个底片密度和反差都极低,底片大部分都很透明,暗部接近灰雾,几乎没有层次,中等亮度部分层次也很少,亮部层次稍好。制作的照片一片灰黑,只有亮部有些层次,照片的影调和质量均无从谈起。

6.曝光不足、显影过度

两种因素互相弥补,使底片的密度和反差有可能接近正常的底片。但影像的暗部因曝光不足而缺乏层次,亮部因曝光减少和显影过度而呈较大反差,层次鲜明。但曝光严重不足时,反差和密度也会降低较多,层次损失严重。难以制作质量良好的照片。

7.曝光过度、显影正确

底片密度过大,反差降低,亮部层次损失较严重。暗部因曝光增加而反差有所提高,层次较鲜明。曝光过度还导致底片影像颗粒变粗。用较高反差的相纸制作照片,影调可有所改善,但层次的损失和粗的颗粒感无法改变。

8.曝光过度、显影不足

曝光过度和显影不足都会使反差降低,曝光过度又会使密度有所增大,故底片密度降低可能不明显。影像各部分都有层次,但因反差低而不够分明。用高反差相纸制作照片,影调可以得到调节。但曝光和显影的失误严重时,影像层次也会有较大损失。

9.曝光过度、显影过度

底片密度极大,但反差往往不大。暗部层次较好,亮部密度很大,但缺乏层次。底片灰雾密度很大,颗粒性极差,由于底片密度太大,照片制作比较困难,即使放大倍率不大,仍然会产生很粗的颗粒感。

七、底片的保存

保存负片有两个要求,一是使底片不受潮,不霉变,不磨损;二是需要时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