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了韩寒的文章——《写给每一个自己》。于自己的一些忖法类似,也算是有感而发一些东西。

我没读过很多书,最深的就是高中课本了。父母也是本分人,既不为官也不经商。人世的许多东西,于我来说,都是生头的。停在脑子里的想法,都是在自己微不足道的生活中获得的。按照概率统计来说,样本容量不够,如果有人觉得这种话说出来于逻辑不通,也是合情合理的。

人都是会进步的,想法与看法也会跟着年纪一道改变。我朋友一年前就说,既然想法会变,不如就做好当下。她是一个很成熟的女生,我当时也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我把这四个字记牢,发愁的辰光,就提醒自己。莫说选择花样多,做好眼边事情总归是行的通。

有了自己的经验,我就尝试用这种方法看待别人。之前,看来不顺心不顺眼的人,也感觉他们在长大。所以,常常会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另眼相待。慢慢发现,解放了自己眼里的别人,也是留一条出路给自己的心。放着旧眼光看人,其实,就是与自己过不去而已。

待人接物的道理,也可以用做自己身上。好比韩寒说自己16岁与30岁的区别——现在看来,许多的还是在笑话过去的自己。与我看来,他在5年或者10年后,仍要笑现在的自己。但到那时,一定是会心一笑,就不会用太多的话去说那时的状态。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可以坦然面对自己过去的人。那时,纵有万般不应该或者不懂事的尴尬,也不会苦恼纠结在这一刻的时空中。

这,才是活在当下。